液氮,液态的氮气。
1)化学性质
a.分子结构:氮原子之间以叁键结合,键能大(946kj/mol),难断裂,结构稳定,化学性质不活泼,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,故氮气N2发生的化学反应都需要较高的条件。
b.原子结构:外层有两个电子层,原子半径较小,Zui外层有5个电子,易得到3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构。故氮元素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。
2)物理性质:无色无味的气体,比空气轻,难溶于水。无腐蚀性,不可燃,温度极低。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(体积比78.03%,重量比75.5%)。氮是不活泼的,不支持燃烧。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。
在常压下,液氮温度为-196℃;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21°C的纯气态氮。液氮是无色、无味,在高压下低温的液体和气体。液氮(常写为LN2),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。氮的沸点为-196°C,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;如果加压,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。可作制冷剂,用来迅速冷冻生物组织,防止组织被破坏。
3)危险性类别
侵入途径:吸入
健康危害: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。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,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,极端情况下可能引起缺氧窒息。
环境危害:
燃爆危险:本品不燃,不易爆。
液氮对人体的伤害主要体现在物理方面。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液氮瞬间是没有问题的,超过2秒才会冻伤且不可逆转。
4)防护措施:
呼吸系统防护:一般不需特殊防护。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%时,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、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。
眼睛防护:戴安全防护面罩。
身体防护:穿防寒服。
手防护:戴防寒手套。
其他防护:避免高浓度吸入。防止冻伤。